时间:2023-06-28 17:27:20 | 浏览:76
近日,谷歌副总裁兼工程研究员、Vector研究所首席科学顾问、多伦多大学名誉教授、伦敦大学学院(UCL)盖茨比计算神经科学中心创立者、2019年计算机界最高荣誉“图灵奖”获得者、被称为The God father of AI(人工智能教父),在AI研发领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Geoffrey Hinton,从工作了10年的Google辞职,引发全球科研界轩然大波。
头衔有点长的Hinton于1947年出生于英国,曾对AI充满乐观。在过去,科研人员普遍选择输入逻辑和推理程序。而他却选择了在当时非常边缘的“神经网络理论”,仿照人类脑神经系统,让计算机自己学习,自持、自主地进行工作。
2012年,他和两名学生建立“神经网络”,通过让电脑分析上万张照片,学会识别鲜花、狗、汽车等常见物体。其开发的“Capsule Net works(胶囊网络)”原理成为现代很多AI科技基石。Google慧眼识珠,以4400万美元价格收购了这三人创建的微小公司。
正当基于Hinton开发的技术基础,使AI大发展、获得巨大收益之时。他却感到害怕:AI可能对人类造成直接的物理威胁。形象易懂地说,就如同科幻影片里那样,AI会伤害甚至毁灭人类。
Hinton向媒体坦言:自己后悔开发AI,AI可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我常找借口安慰自己,就算我不研究这个领域,也会有其他人研究。”然后苦笑道:“我是真的找不到方法,怎样防止坏人用AI做坏事?”他说,现在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都允许AI生成自己的代码,然后再自动运行。AI很可能从大量数据里学到意想不到、人所不知的东西,这种后果很可怕,或许未来某天,它就会成为杀人机器。
目前的AI局限性较大,属“弱人工智能”。不久前,专家们认为“强人工智能”尚需30-50年时间。而Hinton认为:现在我觉得,可能只需20年或更短时间,(强人工智能)就会出现。
现在,不仅是Hinton,越来越多最顶级科技专家对AI越来越担忧:2023年3月,包括Elon Musk在内的全球一千多名顶级科技界领袖签署联名信:要求所有公司停止研究比GPT-4更强的AI至少6个月,希望通过这段时间搞清AI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几天后,“人工智能促进协会”也发表公开信警告AI可能带来危险。签名人里包括微软的首席科学家Eric Horvitz。OpenAI的首席执行官也承认:一个偏离方向的、超级聪明的“强人工智能”可能给世界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
既然这么多科学泰斗都感到危机,那么,AI和其它多学科的研发速度会不会停下来、慢下来呢?
Hinton担忧,科技巨头正陷入一场可能无法停止的(科研)军备竞赛,因为大家无法得知他人是否停止研究,稍有迟疑、滞后就意味着在市场上竞争失利,这就是AI领域的囚徒困境。公司竞争越激烈,AI发展的速度就越快。
这些顶级科学家们的担忧,还仅仅是在人工智能领域。而现实世界,除AI之外,人类的科学研究正在众多方面取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的突破:正在研发的“人造子宫”将代替女性自然分娩;Google旗下DeepMind的AlphaFold算法,已破解几乎人类目前已知的、超过2亿种蛋白质结构;日本九州大学林克彦生物学团队,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批完全由雄性小鼠提供遗传物质的、只有父亲没有母亲的小鼠;全球首批由机器人操作人工授精的两名女婴诞生,将使试管婴儿的成本降低70%……这仅仅是近期几个月,不断涌现的令人震撼的科研成果。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之快,真有些我们这些肉身人类“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趋势。进行些发散性联想:如果将人工智能、基因科学、生命工程、量子物理、航天科技等多学科前沿突破整合起来,会对人类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
科幻影片《X战警》在看似荒诞的剧情之下,有着严肃的哲学思考和科学基础:如上所述,把众多学科的前沿突破综合起来,“X战警”式变种生命体出现,就只是时间问题,这不禁使人想到Y.N.Harari《未来简史》预言:科技进步所创造的新人类种群,将淘汰我们这些智人后裔。而科幻影片通过炫酷打斗特技,向我们展示:平衡被突破后,必引起物种间为生存竞争而进行殊死搏杀。
再看个案例:Twitter有博主把自己整个财务运作交给GPT-4,GPT登录其所有银行账户和信用卡,扫描了10000多笔交易。发现了每月的无用订阅80.86美元,GPT自己起草了法律通知函,进行电子签名,并用USPS快递给对方,取消了订阅会员。然后,在从伦敦飞往纽约的美联航账单里发现了36.99美元WiFi收费,并查证其未能正常工作,就起草了有力且坚定的法律信函,在48小时内获得了航空公司的退款同意。接着,GPT与Comcast谈判折扣:Comcast最初只提供50美元优惠,AI精明地争取到100美元折扣。博主很高兴地说:“在不到24小时里赚了217.85美元,并且还有十几个其它纠纷正在等待处理。”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从AI的迅速发展与“人工智能教父”辞职,发散出一些联想和议论,真希望是抛砖引玉,更多头脑去思辨我们的未来。而不是把思考与工作都抛给AI,自己捧着手机刷短视频、傻笑着娱乐至死。不要再重蹈古罗马的覆辙:罗马人把生产都压在奴隶身上,自己的心灵和品性都在娱乐中日渐消沉……后来,罗马灭亡了。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美逸君
近日,谷歌副总裁兼工程研究员、Vector研究所首席科学顾问、多伦多大学名誉教授、伦敦大学学院(UCL)盖茨比计算神经科学中心创立者、2019年计算机界最高荣誉“图灵奖”获得者、被称为The God father of AI(人工智能教父)
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去世前,曾多次发表关于人工智能(AI)可能对人类造成灾难性影响的观点。如今,我们看到 AI 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霍金的预言是否正在应验?我们如何发展 AI,才能避免潜在的
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数据规模的扩大,人工智能尤其是深度学习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近年来,AI大模型,如GPT系列、BERT等,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关注。AI硅基小助手【AI硅基
人工智能,简称AI,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实现智能化的一种技术和应用。它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科技,涵盖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从技术上讲,人工智能是一种通过模拟人类智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门技术,旨在开发能够模拟人类智能的计算机系统。它的目标是使计算机具备感知、理解学习、推理决策和交互的能力,从而完成各种任务。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人工智能的感知与理解能力。人工智能致力于让计算机能够感知和理解各种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通讯员 余紫滨5月9日,荆州学院举办“荆院楚风”学术论坛讲座第五讲,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陈琳担任主讲人。学术讲坛会场“什么是人工智能?”——即能够和人一样进行感知、认知、决
众所周知,刷脸认证、自动驾驶、大数据推送、智能音箱、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此引起的数据伪造、算法瓶颈、隐私安全、伦理困境等问题也日益凸显。“AI 基础设施建设亟需从自身底层能力增强出发,以内生驱动力突破算法关、数据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当今热门的话题之一。人工智能,简称AI,是一种模仿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智能技术。由于它的出现,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开始探索它的应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人工智能的概念、在不同领域的应
文 | 权权图 | 原创、免费正版图片引言:人工智能(AI)是当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技术之一,它已经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计算能力的增强和数据的迅猛增长,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入各行各业。然而,正如任何新兴技术一样,AI也面临
人工智能(AI)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取得了许多领域的惊人进展。AI正在逐渐取代人类在许多任务和工作中的角色,从工业到医疗保健,从交通运输到金融服务,AI正迅速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一些人担心AI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他们认
#所见所得,都很科学#人工智能(AI)一直被誉为科技发展的巅峰之作,它的崛起引起了无尽的讨论和想象。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有人开始担心AI会取代人类,成为统治世界的终极力量。然而,让我们以一种机智幽默的方式来探讨一下为什么A
“未来的20年,我们将见证人类与 AI的竞赛。目前, AI在很多领域都超越了人类。但就在几年前, AI的发展速度是非常缓慢的,而且在一些领域中还处于劣势。但如今, AI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而且正在不断地加速发展。”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L
(观察者网讯)据路透社5月9日报道,有“人工智能(AI)教父”之称的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5日警告称,AI对人类构成的威胁可能比气候变化“更为紧迫”。 自本月初宣布从谷歌离职后,辛顿频频公开表达对AI技术的担忧,包括
来源:环球时报 重播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今天咱们不说典型的军事话题,来务务虚,说说最近在网上大热的人工智能话题好了。众所周知,2022年11月底,由马斯克、彼得泰尔等人创立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发布了一个名为“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