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09:31:12 | 浏览:827
一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该如何长久地运转下去?4 年前,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等诸多硅谷大亨在成立非营利性组织 OpenAI 时,显然都低估它所需要的人力和资金。
微软今天宣布,将向 OpenAI 投资 10 亿美元,以协助其开发 AGI(通用人工智能)平台,解决更多科学难题,共同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民主化。
这并非是微软与 OpenAI 团队的第一次接触。早在 2016 年,微软旗下的 Azure 云服务就曾为 OpenAI 提供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渲染等大规模实验所需要的算力条件,当时微软还获得了 OpenAI 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专家支持。
▲ 左边是 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右边是微软 CEO 纳德拉
不同的是,在这笔投资后,未来微软就会成为 OpenAI 的独家云供应商,同时 OpenAI 也会和微软合作开发 Azure AI 超级计算技术,并授权微软使用其部分技术进行商业化。
然而,不少业内人士都对本次合作抱以质疑态度。它们担心 OpenAI 会受到微软的影响,屈服于财政压力和利他因素,无法再像以前一样保持开放、平等传播的姿态。
但事实上,OpenAI 已经于今年 3 月进行了一轮重组,成立了名为「OpenAI LP」的子公司,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筹集资金,吸引人才,继续与 Google、亚马逊等这些大公司在 AI 领域进行竞争。
也因这次转型,现在的 OpenAI 已不再是纯粹的非营利性组织,而是一个混合了营利与非营利性质的混合企业。
对此,OpenAI 的创始人 Greg Brockman 接受 Vox 采访时则表示,人工智能研发不仅需要的巨大算力,也需要庞大的资金。一个非营利组织在筹款上是有极限的,而弥补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改变现有架构。
另外,OpenAI 也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从 2012 年至 2018 年,最大规模的 AI 训练所需要的算力已经增长了 30 万倍,等于说是每 3.5 个月便翻一番,远超摩尔定律的速度。
对算力的渴求,也可以视为是本次 OpenAI 和微软合作的契机之一。
▲ OpenAI 的机械手系统 Dactyl
目前 OpenAI 的重点,仍然是构建一个「能够做所有事的 AI」——也就是开头提到的「AGI(通用人工智能平台)」。
如字面意思,它不再是那种只是为解决一个特定问题而生的人工智能系统,而将「集大家之所长」,拥有更接近人类的思考方式,帮助解决人类现存的气候、医疗等科学难题,堪称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
但实现 AGI 并不容易,多数专家认为,目前绝大多数的机器学习仍依赖于数据堆砌,缺乏根本性的技术突破,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
Google 工程总监 Ray Kurzweil 曾在一次非正式采访中表示,直到 2029 年,人类才有超过 50% 的概率打造出 AGI 系统;而家用机器人公司 iRobot 的联合创始人 Rodney Brooks 则更悲观些,他预估的时间点为 2200 年,还有一些专家认为是 2099 年左右。
长远来看,微软的投资更像是在为未来买单;当然它也可以借助 OpenAI 已有的强化学习平台和神经网络项目,改进自家 Azure 平台和云计算领域,更好地展开商业化。
目前,OpenAI 最被大众消费者所熟知的成就,是在电竞领域击败了《Dota 2》游戏的前世界冠军。这就和 Google 旗下的 DeepMind 一样,后者同样在《星际争霸 2》中战胜了不少职业玩家,并强调 AI 所具备的复杂运算和决策思维。
今年 2 月,OpenAI 还展示了一个自然语言处理模型 GPT-2,你只要为它提供一小段文字,它就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编写余下的内容,小说、新闻都不在话下。
但这些项目仍然与理想中的 AGI 有很大距离,OpenAI 要达成的这个目标,大概也不是微软这 10 亿美元就能解决的。
题图来源:OpenAI
今天凌晨,OpenAI 发布了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 GPT-4。眼花缭乱的技术迭代和全新功能毫无疑问再次带给我们巨大震撼,但在冷静之后,本次发布的一些细节也让我们感到担忧:这家将“open”写在公司名称里的科技企业,似乎正在朝着close的方
OpenAI是全球最著名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发布了许多著名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成果,如大语言模型GPT系列、文本生成图片预训练模型DALL·E系列、语音识别模型Whisper系列等。由于这些模型在各自领域都有相当惊艳的表现,引起了全世界广泛的关
日前,微软子公司 Nuance Communications(下称 Nuance)推出全自动临床文档应用程序 Dragon Ambient eXperience(DAX)Express,这是第一款由 OpenAI GPT‑4 提供支持的医疗
出品 | 搜狐科技编辑 | 罗涵艺今天是3月15日星期三,昨日今晨,科技圈有哪些大事发生,请关注今日科技早报。今天重要的科技新闻有:1.韩国2月半导体出口额下降41.5%2.马斯克回应“特斯拉叫停与比亚迪合作”3.华为回应成功开发出芯片堆叠
3月13日,熵基科技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在与微软的OpenAI的合作,处于合作接洽阶段。有机构提问:“新的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及包括接入OpenAI的功能,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大致的Demo?”对此,熵基科技表示,目前尚处于技术储备和研究,即
【熵基科技:与微软的OpenAI处于合作接洽阶段】财联社3月13日电,熵基科技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在与微软的OpenAI的合作,处于合作接洽阶段。
IT之家 3 月 23 日消息,自 ChatGPT 风靡全球后,AI 版权问题就成为近来国外争论不休的一个焦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AI 技术的发展已经引发了新闻出版业的不满,他们认为自己的内容被大型科技公司用于训练 AI 模型而没有得到合理
界面新闻记者 | 程璐界面新闻编辑 | 趁着OpenAI的话题热度仍风靡全球之际,微软火速上线了Azure OpenAI企业级服务,试图再次撬动云计算这一优势战场。3月3日,在2023微软Azure中国年度技术峰会上,微软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
机器之心报道机器之心编辑部今晚实在是有些热闹。一边英伟达 GTC 正在进行中,一边谷歌正式开放了 Bard 的测试,这里微软必应也不甘寂寞。今日,微软正式宣布,必应搜索引擎接入了 OpenAI 的 DALL·E 模型,增加了 AI 生成图像
观点网讯:据万科周刊官微3月9日消息,万科开始尝试将GPT语言模型应用在业务中。近期万科完成与微软Azure Open AI合作落地,在客户反馈分析平台搭载GPT-3,为行业发展打开广阔空间。据悉,微软Azure是Open AI独家云服务提
IT之家 3 月 22 日消息,IT之家从 Azure 云科技微信公众号获悉,微软今天宣布企业级 Azure OpenAI GPT-4(国际预览版)服务发布。已经使用企业级国际版 Azure OpenAI 服务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可以申请访问
一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该如何长久地运转下去?4 年前,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等诸多硅谷大亨在成立非营利性组织 OpenAI 时,显然都低估它所需要的人力和资金。微软今天宣布,将向 OpenAI 投资 10 亿美元,以协助其开
萧箫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微软获OpenAI GPT-3独家授权,马斯克不高兴了。就在微软官宣GPT-3后一天,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此事:“这看起来像是与‘开放’相悖。OpenAI本质上已经被微软‘控制’了。
每经记者:文巧 每经编辑:兰素英自ChatGPT风靡全球后,AI版权问题一直是一个担忧。AI模型的训练需要大量数据和内容,但其中许多有版权归属,AI公司是否该为使用这些内容付费,成为近来国外争论不休的一个焦点。据《华尔街日报》3月22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