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6 12:40:00 | 浏览:73
作者:徐勇
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做出了相关部署。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作为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受到全球广泛重视。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当前,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对算力的需求持续攀升,以鹏程·盘古为代表的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开始赋能各行各业;另一方面,在国家“双碳”战略下,需要计算中心加强统筹建设和提升利用率,进一步减排降耗。君子豹变,其文蔚也,新形势下,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在悄然“豹变”,走向网络化和集约化,将实现算力、大模型、数据集、行业应用等人工智能要素流动共享,成为应对新需求的重要途径。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不再作为独立的系统,而是逐步走向相互连接的算力网络,将深化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高质量建设,是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下一步发展的新形态和新范式。新型网络技术将各地分布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节点连接起来,构成感知、分配、调度人工智能算力的网络,可以更好地汇聚和共享算力、数据、算法资源,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
推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高质量网络化发展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及其网络建设具有技术实现复杂、建设周期长、资源投入巨大、产业辐射面广的特点,为了适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的集约化、普及化、低碳化发展,我国需要进一步强化战略统筹和政策保障,进行系统的组织机制和体制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标准化建设,以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向高质量网络化发展。
统筹推进计算中心高质量建设
在确保已建成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高效运营的同时,顺应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产业落地的需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应用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技术路线,加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
继续推进计算中心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已建成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要强化洞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调研算力需求的能力,继续实施算力普惠政策,为行业用户及应用开发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提供普惠算力服务等。联合产业组织编制面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项目机会清单,面向人工智能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进行公开发布,鼓励开展人工智能先导性应用开发和场景试验,牵引科技创新成果进行商用转化,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实际效果的应用示范项目,形成围绕大模型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带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坚持自主创新技术路线与推动开放开源并重。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在推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要继续坚持自主技术路线,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广泛吸纳产学研用各方参与,共同提升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同时,坚持自主创新技术路线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在注重掌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仍需以积极开放的态度拥抱开源开放,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形成共建共享的人工智能算力与创新生态。
有序推进人工智能算力网络建设
当前,顺应新形势的要求,推进人工智能算力网络建设,我们亟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人工智能发展基础较好的重点区域先行发展人工智能算力网络,有序推动各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加入算力网络,探索推动算力跨网络结算机制,降低算力网络的使用费用。
重点区域先行先试,有序推进。在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人工智能创新资源聚集、产业联系紧密的重点区域,可由节点城市平等互联或一方牵头,先行组建算力网络,实现资源互换和共享。在各节点之间自发互联和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随着更多网络互联和节点的加入,积极做好相关制度安排,探索形成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全国范围算力网络的体制和机制。
激励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加入算力网络,降低算力网络使用费用,推动算力跨网络结算;通过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激励不同运营主体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加入算力网络,突破资源流动的实际障碍和地域壁垒;探索建立跨算力网络结算机制,破解AI要素评级、定价、计费、传输、记账、监控、交易等机制建设难题,推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之间的算力、数据和生态服务实现可信交易,将多方、异构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供需的灵活对接、资源的统一管控,在满足用户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实现资源利用的整体最优化。
加强人工智能算力网络核心技术攻关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算力网络技术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需要强化高效网络传输、算力调度联通等关键技术的研发部署和资金保障,引导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大投入、联合攻关。同时,在当前功耗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绿色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电能利用水平,保证低碳可持续发展。
破解算力网络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加大攻关资金保障。开发高效网络传送技术,重点解决高带宽低成本传送、低延迟低抖动联接和信息安全等问题,以满足海量数据传输和分布式计算需求。开发适用于算力网络的调度器技术,实现作业调度层面联通,构建多级的算力调度系统层以实现全网算力与网络的调度、匹配,形成一个“算力操作系统”,将整个网络上的算力节点纳入统一的体系。要围绕以上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出台相关科技攻关专项等方式,联合计算技术、网络技术等多技术厂商和科研机构共同攻关。
以低碳绿色技术为牵引优化人工智能算力的利用率和能耗。围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