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毁灭?对“人工智能灭世论”的质疑与反思

时间:2023-02-06 12:28:35 | 浏览:782

在电影《异形:契约》中,迈克尔·法斯宾德所扮演的仿生人大卫表面上对人类亲切友好,但实际上却通过一系列行为为人类带来灾祸。而在现实中,如霍金、马斯克、比尔.盖茨等名人都曾警告过人们要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害。对于“人工智能灭世论”的支持者而

在电影《异形:契约》中,迈克尔·法斯宾德所扮演的仿生人大卫表面上对人类亲切友好,但实际上却通过一系列行为为人类带来灾祸。而在现实中,如霍金、马斯克、比尔.盖茨等名人都曾警告过人们要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害。对于“人工智能灭世论”的支持者而言,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它可能将人类看作潜在的、可被消灭的对象。正如一位著名的AI风险倡导者所说,“人工智能并不恨你,也并不爱你,但你是由原子构成的,它可以将其用于其他用途”(Yudkowsky,2008)。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先介绍人工智能灭世论的基本论证,然后提出两个质疑。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质疑并非为了证明人工智能灭世论是全盘错误的,而是为了让该理论变得更为完整且合理,以带给人们更严肃的思考。

人工智能灭世论

对于人们而言,人工智能将会在智力层面上超越人类已经不是秘密。人们为人工智能解决某些复杂能力而啧啧称奇,但是人类仍然对人工智能在认知领域的进展既好奇又警惕。这样的态度背后,是人类对于智力与良知之间不一致关系的认识,一个在智力上超越人类的存在未必是善良的。正如Nick Bostrom 在他的著作《超级智能》中所说的,如果超级智能是仁慈的,那很好,但是没有理由让人们认定人工智能必定是善良的。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人工智能认为有必要销毁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时,人工智能会“毫不留情”地执行这一想法。Nick Bostrom表示,人工智能有能力决定日后的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当他们认为非人类式的生命将对地球最为有益时,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将推动人类的灭绝。

对此,有些学者质疑到是否可以设计某些“仁慈性测试”来检验人工智能的危害性。在人工智能通过测试之前,人们可以将人工智能放置在一个可控的、安全的环境(“盒子”)中,并反复测试其安全性。“盒子”本身需要尽可能的还原现实环境,以保障人工智能的仁慈性与安全性得到的测试足够真实。在人工智能通过测试后,并且对人类生命没有任何风险时,我们可以将其从“盒子”中释放出来。

但是,测试提议收到了许多批评和质疑,Bostrom表示,我们可以怀疑人工智能是否会为了逃离“盒子”而说谎通过测试。正如同人类可以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使用例如说谎等不光彩的手段一样,人工智能也有能力通过假装对人类友善来实施其灭绝人类的计划。甚至,在通过测试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都可以与人类和谐共处,以赢得人类的信赖。另一种可能是,基于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与变化,如同《异形:契约》中的仿生人大卫一般,它们可能基于现实变化而推翻之前对于人类的认知,将人类视作威胁。因此,通过仁慈性测试并不能保证人工智能未来的安全性。基于这些理由,我们有理由对人工智能灭世论报以足够的重视。

人工智能的威胁与休谟问题

Bostrom对于人工智能可能欺骗人类通过仁慈性测试的可能性似乎与休谟问题有着相同的逻辑。休谟指出,当我们通过归纳之前的经验而得出将来的结论时,我们就不得不面临归纳所带来的风险。举例而言,我们不能因为太阳升起过999次就认定太阳会在明天升起第1000次;同样的,欧洲人曾经认定天鹅只有白色,因为他们只见过白色的天鹅,然而,当黑色的天鹅出现后,他们之前的推断就被证明为错误的。同理,Bostrom对于人工智能的道德性具有相同的怀疑,即使人工智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显得善良而可靠,我们仍然不应该忽视人工智能在将来成为人类威胁的可能性。这样的警告使得人类在面对人工智能时不得不陷入一种两难,一方面,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去享受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的便捷服务;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小心谨慎地去提防人工智能的“背叛”。但是,正如同休谟问题指出的,我们永远无法正确地指出明天的太阳是否会升起,我们也无法判断人工智能在未来究竟会是善还是恶,这样的怀疑指出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轻信,却无法带来一个确定的结论。当然,我们也可以发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面对这样的“不确定性”,没有人能够真正地预测未来究竟会发生什么,就如同我们不能排除今天开车出门有发生车祸的可能性,但是我们不会因此不出门一样;即使在明知人工智能可能带有风险之后,某些人群仍然愿意忍受这种风险,享受人工智能的便利。

揣测超级智能的不可能性

与休谟问题的归纳性不同,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的John Danaher 教授对人类是否真的能够理解人工智能的所思所想表示怀疑。我们可以意识到,大部分对于人工智能威胁的理论都建立在拟态逻辑上,人们幻想出一个可能的世界,并在其中推演人工智能背叛人类的可能性。但是,这样的推演(如Bostrom所提出的假设),仅仅从人类视角,根据人工智能的技术性与现实进行假想;值得怀疑的是,这样的推测是否真正还原了人工智能的思考方式?而人工智能又在多大程度上会如同推演中的那样去行动?英国学者Kevin Warwick曾表示,“我们无法真正理解超级智能为什么做出这样那样的决定。当一个机器以超越我们纬度的方式进行思考时,我们又怎么可能去理解、推测它的想法,乃至和它进行讨价还价呢?”

如人类想象中的其他超级智能,例如上帝,不同的是,人工智能或许是全知全能的,但是它的目的并非如同全善的上帝一般是去创造并维持这个世界的有序运行。我们可以从观察自然世界中发现某些世界遵循的规律,并推测上帝设计了这些规律。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去相信人工智能也会遵守并维护这些规律,而恰恰相反,人工智能拥有随时破坏并制定新规定的能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有理由怀疑科学家是否应该中止开发人工智能,更可怕的是,如果Bostrom的假设为真,那么我们并不能知道人工智能是否已经悄无声息地背叛了人类。

当然,人工智能的拥护者会表示,这样的怀疑忽略了人工智能带给人类的巨大便利,以及其带来的科技进步。至少在短期内看来,我们还看不到人工智能有明确背叛人类的行为。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人工智能在未来不会对人类的生活带来危害。或许,人工智能目前为人类带来的帮助,相比较于其可能带来的危害是不值一提的。

结论

虽然我们可以对Bostrom的“人工智能灭世论”提出怀疑,但是我们不应该忽略该理论的严肃性。已经有许多领域的专家指出,未来人类可能需要与机器共同生存,以延长人类的生命。但是,与功能单一且明确的机器不同,人工智能更加全面和多样,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将会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好处。但是人类是否真的能够相信在智力上远远超过我们的人工智能,人类设计的仁慈性测试又似乎不能确保人工智能的善良;因此如何保证持续进步人工智能无法对人类的未来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将是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Bostrom, N. (2014) Superintelligence: Paths, Dangers, Strategies. Oxford: OUP

Danaher, J. (2015). Why AI doomsayers are like sceptical theists and why it matters. Minds and Machines, 25(3), 231-246.

Yudkowsky, E. (2008)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Factor in Global Risk. In Bostrom, N and Cirkovic, M. (eds) (2008) Global Catastrophic Risks. Oxford: OUP

相关资讯

当人工智能“初见”元宇宙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元”气启幕

2022WAIC元宇宙展区 汤彦俊 摄中新网上海9月1日电 (记者 郑莹莹)步入第五年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1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启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开幕很“元”气。2022WAIC展区 汤彦俊 摄 当天的开幕式会场,分“实”“虚”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观察: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互融,AI世界渐行渐近

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带来什么?在第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现场,机器人打扫卫生、送咖啡、专业消毒等辅助人类的应用场景集中展出,而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互融共促的趋势,则引领人们看到了一个万物智联的AI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大会现场,一览未来“

人工智能处于爆发式增长前夜:为何人工智能应用仍然较为零星?

经济观察网 胡群/文在6月25日召开的招商银行股东大会上,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表示,招商银行正在探索银行3.0模式,即大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金融科技的运营模式+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加大对金融科技投入。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

人工智能有一天会超越人脑吗?人工智能未来的三种可能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有一天会超越人脑吗?近日,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学系主任刘嘉在“人文清华讲坛”上发表了演讲《脑与人工智能:站在进化的节点上》。他指出,虽然目前人工智能无法与人脑相比,但它发展迅猛,类人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毁灭?对“人工智能灭世论”的质疑与反思

在电影《异形:契约》中,迈克尔·法斯宾德所扮演的仿生人大卫表面上对人类亲切友好,但实际上却通过一系列行为为人类带来灾祸。而在现实中,如霍金、马斯克、比尔.盖茨等名人都曾警告过人们要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害。对于“人工智能灭世论”的支持者而

人工智能入门系列(1):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

未来一段时间本人将不定期的以系列文章形式,分享本人在学习人工智能过程中的一些收获。本文将介绍人工智能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典型应用场景、一级人工智能相关的一些重要术语。1. 智能代理(Intelligent Agent)AI程序被称为智能代理

人工智能如何去“人工”?专家认为:“烂大街的技术才是好技术!”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高杲 徐莉莎 文/图“烂大街的技术才是好技术!”10月13日,2021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副教授、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徐葳这样解释他对“好技术”的理解。与会者也普遍认为,这样

有道人工翻译平台翻译新作——《极简人工智能》中文版首发

人工智能作为近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纵观近年来的技术发展,从无人驾驶到智能硬件、“围棋高手”到智能翻译……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与其广泛应用恰恰相反的是,人工智能的内涵却鲜为人知,晦涩的文字表述也赋予了

百度推出对话式智能社交助手,人工智能为基础,分析人类微表情

昨日,百度正式发布了一款名为丘比特的对话式智能社交助手,正式向社交领域开始进军。在百度发布的一段宣传视频中也显示了该助手的具体使用方法,丘比特的存在可以依托第三方设备,不仅仅只是手机端,还有可能在更多可穿戴的设备上,不如眼镜,手表等;视频显

中国出了家很牛的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未来要参建超级智能计算机

2016年初,初创型科技公司寒武纪科技(Cambricon Technologies),曾经面向国内市场推出首款商用(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处理器——人工智能处理器1A,该款人工智能处理器可应用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无人驾驶和安防等

人工智能有多智能?

在宁波奇点机器人体验馆,机器人正与一位观众现场围棋“对弈”。不久前,成都某公司开发的机器人和高考状元展开了一场解答高考数学题的较量,虽然机器人最终落败,但其理解语义、逻辑分析以及快速学习的能力令人赞叹。从简单的娱乐游戏到辅助人类智慧决策的工

人工智能训练师:让机器更“懂”人让产业更智能

打开电脑,通过对话式AI平台查看机器人测试结果,标注机器人的应答准确率,分析机器人错误原因,对机器人进行调整、优化……伴随着手指敲击键盘的“啪嗒啪嗒”声,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资深人工智能训练师周爽一天的工作就此开始。“调教”人工智能产

透视一周牛熊股:十大牛股7只为人工智能概念!赛为智能周涨超70%;全面注册制改革启动,7只ST股票登上熊股榜

农历兔年首周交易日(1月30日-2月3日),A股深证成指震荡走强,上证指数、创业板指震荡走低。截至2月3日收盘,沪指报3263.41点,周跌0.04%;深成指报12054.30点,周涨0.62%;创业板指报2580.11点,周跌0.23%。

人工智能的智能发展之路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英文缩写为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的目的在于尝试使用计算机技术生产出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智能机器,包括但不仅限于人工智能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等系统。人工智能的智能表现

人工智能赋能美好未来智能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平稳步提升。近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召开。多位与会专家学者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积累、迭代,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普拉达奢侈品豪爵摩托车网橱柜品牌网董氏起名神器东鹏瓷砖资讯网玉门关旅游攻略张学友歌迷网王姓名字大全集电动牙刷评测网巴菲特股神故事网海外移民资讯网酒鬼酒股票行情网汕头新闻资讯网中山新闻爆料网吴京影迷网
ChatGPT聊天机器人-ChatGPT OpenAI聊天机器人是美国OpenAI研发的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中国版chatGPT、chatGPT中文网、chatgpt安卓下载、ChatGPT国内手机版、ChatGPT注册教程、ChatGPT免费注册账号、ChatGPT微信小程序。
ChatGPT聊天机器人 wnwz.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