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6 12:34:12 | 浏览:313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高杲 徐莉莎 文/图
“烂大街的技术才是好技术!”
10月13日,2021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副教授、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徐葳这样解释他对“好技术”的理解。
与会者也普遍认为,这样的理解话糙理不糙。
从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人工智能这一学科概念,至今已有50余年历史。业界对“人工”二字争议不大,但“智能”二字的讨论从未停止。
什么才是真正的智能?“能在生活中实实在在普及、管用的智能,才是真智能。”香港科技大学智能网络系统实验室主任、副教授陈凯说。
做到这一点难吗?很难。
开幕式上,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获得者约瑟夫·斯发基斯用视觉识别技术全球最前沿的特斯拉举例:“前不久,他们的视觉识别就把月亮识别成了黄灯。”即便是特斯拉,也会在现实中犯这种“低级”错误。
而当下业界的发展最重点,就是要不断规避掉这些“低级”错误。毕竟经历了50余年发展,人工智能已进入到即将投入大规模应用的白热化状态。
向外开放
算力共享,四川打造为机器“积累经验”的平台
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在自己的主题演讲中指出,规避这类低级错误的关键在于机器“经验”的积累。
以工业自动化为例。“虽然我们已实现操作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但最终还是要人来决策。”柴天佑说,运行工况识别、工艺参数、运行指标等都依赖人的经验;生产线中各设备的协同也需要人为判断。
如何给机器积累经验?四川已经开始着手尝试。
此次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依托华为成都智算中心建设的成都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华为四川昇腾生态创新中心CTO刘松介绍,“算力共享”是这个创新中心的关键词。
按照规划,生态创新中心将打造公共算力服务、应用创新孵化、产业聚合发展、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四个平台。其中公共算力服务,就能解决机器“经验不足”的问题。“各个产业领域建设好的人工智能‘模型’都可以这里跑数据,这些数据将成为机器的‘经验’。”
正在建设中的成都智算中心,最终项目算力将达到1000P,这意味着这里24小时内就能处理1万天的自动驾驶数据。而建设这个中心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更多行业提供积累机器“经验”的平台。有需求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都可在这个公共平台跑数据、跑模型。“某种角度讲,我们的平台也是一个‘烂大街’的平台,有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单位都能用。”刘松说。
开幕式上,成都高新区还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签订了科创中国·人工智能会地联合创新中心合作协议,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水平成为了其中的关键。“希望通过这个合作,和四川在更多领域找到共振点,在四川为全球人工智能应用普及做铺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相关负责人说。
立足创“芯”
抓住“后摩尔时代”的第二次机遇
历史经验看,集成电路技术发展一直沿袭“摩尔定律”规律。但半导体制程节点到了5nm后,单个晶体管成本越来越高,性能提升越来越慢,芯片性能每隔两年翻一倍的“摩尔定律”正在失效。
如何提升算力性能?“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会议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给出思路——借鉴人脑机制,研究新型人工智能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升信息处理的性能。
此前曾有半导体大厂在成都落地项目并不顺利。而后摩尔时代,通过算法提升性能的新机遇再次出现时,能否把握住第二次机遇?“成都在软件领域有研发优势,而这个新赛道大家又都在同一起跑线,相信成都能有好成绩。”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相关负责人说。
这一次,成都做好了准备。作为西部首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成都制定了《成都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3年,形成贯穿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核心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而提升芯片信息处理性能的“软算法”,就是规划中的重点。
放眼全省看,四川也给出了更为全面的保障方案。前不久印发的《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指出,四川将扩大信息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其中的重点是加快建设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体系、智能算力体系、工业互联网体系和未来网络。“城市大脑、智慧中枢功能不断完善,将为四川人工智能成果落地转化打好基础。”华为昇腾计算业务CTO周斌说。
突出优势
建设“存储谷” 为人工智能算力打基础
开幕式上,约瑟夫·斯发基斯在提到特斯拉的识别错误案例后,也给出了自己的提示——安全的自动驾驶技术需要海量真实驾驶数据来做支撑。
“海量”,是这个过程中的关键词。
不只是自动驾驶,所有人工智能项目几乎都还面临一个问题,即便有了海量的数据做支撑,这些数据应该存在哪?“这个问题,就是四川的机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相关负责人说。
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内,数据存储企业易华录正在这里建设800Pb容量“数据湖”。易华录董事长林拥军介绍,这里主要用来承接“东数西算”任务。“虽然还没建设完成,但已收到来自上海等城市的订单,订单量已经超过100Pb。”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人工智能项目,是这些订单的主要内容。
四川水电占比7成,这一优势与以能耗为主要成本的存储产业具有天然亲近性,林拥军选择在四川落地“数据湖”正是基于该因素。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态势下,存储需求不断增大,如何让四川的优势最大化?
今年9月,四川正式对外宣布打造“中国存储谷”。根据规划,2025年,四川将逐步培育出一批存储产业链关键产品;建设覆盖存储上中下游产业链,具有引领存储产业标准、全球影响力的存储产业基地。
大会现场,不少与会专家对这一举措表示赞同。“作为存储产业的基地,数据安全是四川可重点关注的方向。”陈凯介绍,“隐私计算”和“数据要素”等新技术,能让这些数据做到“可用而不可见”,在安全的前提下让数据流通起来。如果能在这个领域做出成绩,就能影响到整个数据产业的发展,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区域吸附力也将进一步增强。“希望今后能率先在四川看到人工智能‘烂大街’的场景。”陈凯说。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高杲 徐莉莎 文/图“烂大街的技术才是好技术!”10月13日,2021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副教授、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徐葳这样解释他对“好技术”的理解。与会者也普遍认为,这样
2022WAIC元宇宙展区 汤彦俊 摄中新网上海9月1日电 (记者 郑莹莹)步入第五年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1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启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开幕很“元”气。2022WAIC展区 汤彦俊 摄 当天的开幕式会场,分“实”“虚”
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带来什么?在第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现场,机器人打扫卫生、送咖啡、专业消毒等辅助人类的应用场景集中展出,而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互融共促的趋势,则引领人们看到了一个万物智联的AI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大会现场,一览未来“
经济观察网 胡群/文在6月25日召开的招商银行股东大会上,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表示,招商银行正在探索银行3.0模式,即大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金融科技的运营模式+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加大对金融科技投入。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有一天会超越人脑吗?近日,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学系主任刘嘉在“人文清华讲坛”上发表了演讲《脑与人工智能:站在进化的节点上》。他指出,虽然目前人工智能无法与人脑相比,但它发展迅猛,类人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发展目标
在电影《异形:契约》中,迈克尔·法斯宾德所扮演的仿生人大卫表面上对人类亲切友好,但实际上却通过一系列行为为人类带来灾祸。而在现实中,如霍金、马斯克、比尔.盖茨等名人都曾警告过人们要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害。对于“人工智能灭世论”的支持者而
未来一段时间本人将不定期的以系列文章形式,分享本人在学习人工智能过程中的一些收获。本文将介绍人工智能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典型应用场景、一级人工智能相关的一些重要术语。1. 智能代理(Intelligent Agent)AI程序被称为智能代理
人工智能作为近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纵观近年来的技术发展,从无人驾驶到智能硬件、“围棋高手”到智能翻译……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与其广泛应用恰恰相反的是,人工智能的内涵却鲜为人知,晦涩的文字表述也赋予了
每经记者:朱鹏 每经编辑:梁枭最近几天,人工智能第一股商汤股价持续走高。单是1月27日,公司股价涨幅就达到19.91%,截至2月1日前的5个交易日,累涨逾32%,市值逼近千亿港元。但目前市值相较其在2022年2月近2500亿港元的最高市值仍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编者按:近些年,很多人工智能产品已经投入应用,走进人们的生活。人工智能迅猛的发展速度很难不引人注意,甚至有人已经在担心它快速的学习能力会对人
中国日报网11月8日电 据英国《卫报》报道,曾撰写过一本有关人工智能的权威教科书的美国科学家表示,在将人工智能的进步比作原子弹技术的发展时,专家们被自己在该领域的成就“吓坏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兼容人工智能中心(CHAI)的创始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拉美社报道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是深刻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战略机遇,中国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来建立发展优势,加快创新步伐。人工智能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社会日常生活中。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全球排名仅次于美国。 日本《朝日新闻》刊
资本热潮降温,人工智能(AI)人才短缺,创业公司倒闭、产业落地困难……人工智能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一些观察者因此发出“人工智能开始走向‘衰落’”的声音。果真如此吗?在近日召开的2020北京智源大会上,多位专家对人工智能的前景表示看好:“AI春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客户端天津5月22日电 (记者 吴涛)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如何?又该如何创新?在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举办的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教育高峰论坛上,众多院士、专家“华山论剑”,各抒己见。 5月2
都知道,未来社会是数字化的时代,但最近网上涌现了各类颠覆人们认知的数字化方案。今天,笔者在朋友圈看到一张图。内容如下:网友评论:IoT不仅接地气,还可以接地府当然,这样的案例也就图一乐。不过,关于IoT方案在传统行业的应用新闻,却是真的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