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6 12:40:03 | 浏览:182
中国日报网11月8日电 据英国《卫报》报道,曾撰写过一本有关人工智能的权威教科书的美国科学家表示,在将人工智能的进步比作原子弹技术的发展时,专家们被自己在该领域的成就“吓坏了”。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兼容人工智能中心(CHAI)的创始人斯图尔特·拉塞尔(Stuart Russell)教授表示,大多数专家认为本世纪就会开发出比人类更聪明的机器,并呼吁制定一些国际条约来规范这一技术的发展。
他对《卫报》表示,人工智能界还没有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现实世界中产生真正的重大影响的事实。但是,在人工智能历史上,过往大多数时候都不是这样的——专家只是待在实验室里开发产品,试图让这些产品发挥作用,但大多数情况下都失败了。因此,人工智能对现实世界的影响与科学家并没有太大联系,所以科学家必须快速成长、赶上潮流。
人工智能支撑着现代生活的许多方面,包括搜索引擎和银行业务等,而在图像识别和机器翻译领域所取得的进步是近年来的重要发展之一。
拉塞尔在1995年合著了《人工智能技术:一种现代方法》一书。他表示,在紧迫的关键领域仍需要确保人类对有超常智慧的人工智能的控制权。
他指出,人工智能是用一种特定的方法和某种通用方法进行设计的,而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使用这种系统仍然不够谨慎。
例如,要求人工智能尽快治愈癌症可能会有危险。拉塞尔认为,它可能会找到在整个人类中诱发肿瘤的方法,这样它就可以并行进行数百万个实验,把我们所有人都当作实验品。这是因为人工智能在执行我们所设定目标的解决方案;但我们只是忘了作具体说明,忘了告诉人工智能不能把人类当作实验品、不能用全世界的GDP来完成人工智能实验,以及其他的禁忌等。”
他还表示,如今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机械姬》等电影中描述的技术仍有很大差距,但未来的机器势必会比人类更聪明。
拉塞尔认,为这一目标最快可以在10年内实现,慢则需要长达几百年的光阴。不过,几乎所有人工智能研究人员都认为这将一展望将在本世纪得以实现。
一个担忧的问题是,机器不需要在所有方面都比人类更聪明,否则会带来严重的风险。拉塞尔表示,这是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做的事情。如果了解一下社交媒体和那些通过计算给人们推送阅读和观看内容的算法,就会知道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我们的认知输入。
他表示,结果就是算法操纵着用户,不停地给他们洗脑,这样算法就可以预测用户的行为和喜好,所推送的内容也会获得更多的点赞及收入。
以于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是否被自己的成就吓到的问题,拉塞尔明确表示,“是的,我认为我们的恐惧正与日俱增”。
这让拉塞尔想起了在物理学领域发生的事情:物理学家知道原子能的存在,他们可以测量出不同原子的质量,还可以计算出在不同类型的原子之间进行转换可以释放多少能量。但是,专家们总是强调这些想法只是理论上的。随后当原子能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时,这些专家还没有准备好。
拉塞尔表示,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上的应用,比如造小型杀伤性武器等,十分令人担忧。这些武器是可以量产的,这意味着可以在一辆卡车上安装一百万个小型武器,之后你打开后车厢让它驶离,就足以摧毁整座城市。
拉塞尔认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在于开发出一种机器,知道真正的目标是不确定的,就好像人们的偏好也是不确定的一样。这意味着它们在做出任何决定时都必须与人类进行沟通,而不是像管家一样自行决定。但是,这个想法很复杂,尤其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或相互冲突的偏好,而这些偏好不是固定的。
拉塞尔呼吁人们采取措施,包括制定研究人员行为准则、立法和条约,以确保使用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还应该培训研究人员来确保人工智能免遭种族偏见等问题的影响。他表示,欧盟禁止机器模仿人类的相关立法应该在世界范围内实施。
他希望让公众参与到这些选择中来是很重要的,因为公众才是最终受益与否的对象。
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进步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实现,但这也不会让人工智能变成科幻小说。
(编译:喻玲萧 编辑:王旭泉)
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带来什么?在第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现场,机器人打扫卫生、送咖啡、专业消毒等辅助人类的应用场景集中展出,而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互融共促的趋势,则引领人们看到了一个万物智联的AI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大会现场,一览未来“
2022WAIC元宇宙展区 汤彦俊 摄中新网上海9月1日电 (记者 郑莹莹)步入第五年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1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启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开幕很“元”气。2022WAIC展区 汤彦俊 摄 当天的开幕式会场,分“实”“虚”
经济观察网 胡群/文在6月25日召开的招商银行股东大会上,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表示,招商银行正在探索银行3.0模式,即大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金融科技的运营模式+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加大对金融科技投入。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有一天会超越人脑吗?近日,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学系主任刘嘉在“人文清华讲坛”上发表了演讲《脑与人工智能:站在进化的节点上》。他指出,虽然目前人工智能无法与人脑相比,但它发展迅猛,类人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发展目标
在电影《异形:契约》中,迈克尔·法斯宾德所扮演的仿生人大卫表面上对人类亲切友好,但实际上却通过一系列行为为人类带来灾祸。而在现实中,如霍金、马斯克、比尔.盖茨等名人都曾警告过人们要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害。对于“人工智能灭世论”的支持者而
未来一段时间本人将不定期的以系列文章形式,分享本人在学习人工智能过程中的一些收获。本文将介绍人工智能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典型应用场景、一级人工智能相关的一些重要术语。1. 智能代理(Intelligent Agent)AI程序被称为智能代理
中国日报网11月8日电 据英国《卫报》报道,曾撰写过一本有关人工智能的权威教科书的美国科学家表示,在将人工智能的进步比作原子弹技术的发展时,专家们被自己在该领域的成就“吓坏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兼容人工智能中心(CHAI)的创始人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高杲 徐莉莎 文/图“烂大街的技术才是好技术!”10月13日,2021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副教授、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徐葳这样解释他对“好技术”的理解。与会者也普遍认为,这样
人工智能作为近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纵观近年来的技术发展,从无人驾驶到智能硬件、“围棋高手”到智能翻译……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与其广泛应用恰恰相反的是,人工智能的内涵却鲜为人知,晦涩的文字表述也赋予了
每经记者:朱鹏 每经编辑:梁枭最近几天,人工智能第一股商汤股价持续走高。单是1月27日,公司股价涨幅就达到19.91%,截至2月1日前的5个交易日,累涨逾32%,市值逼近千亿港元。但目前市值相较其在2022年2月近2500亿港元的最高市值仍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编者按:近些年,很多人工智能产品已经投入应用,走进人们的生活。人工智能迅猛的发展速度很难不引人注意,甚至有人已经在担心它快速的学习能力会对人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拉美社报道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是深刻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战略机遇,中国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来建立发展优势,加快创新步伐。人工智能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社会日常生活中。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全球排名仅次于美国。 日本《朝日新闻》刊
资本热潮降温,人工智能(AI)人才短缺,创业公司倒闭、产业落地困难……人工智能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一些观察者因此发出“人工智能开始走向‘衰落’”的声音。果真如此吗?在近日召开的2020北京智源大会上,多位专家对人工智能的前景表示看好:“AI春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客户端天津5月22日电 (记者 吴涛)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如何?又该如何创新?在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举办的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教育高峰论坛上,众多院士、专家“华山论剑”,各抒己见。 5月2
在今天这个时代,传统厂商也好,互联网厂商也罢,新产品如果不加上一点人工智能,就感觉已经跟不时代的潮流。有做软件的,有做硬件的,各家竭尽所能的与人工智能结伴而行,共创生活的美好明天。阿里作为国内互联网品牌的带头大哥,在人工智能这个热点中,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