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6 12:29:02 | 浏览:17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拉美社报道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是深刻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战略机遇,中国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来建立发展优势,加快创新步伐。人工智能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社会日常生活中。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全球排名仅次于美国。
日本《朝日新闻》刊文称,中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进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研发。科技创新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关键,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均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力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积极进展。一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一批传统行业+AI的典型企业逐渐成长壮大,一批智能化升级的典型案例得到推广应用,AI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断形成。在智能制造领域,智能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产品检测效率和设备利用效率;在智慧医疗领域,智能技术有效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提高了医疗装备的诊断准确性与服务便捷性。二是智能产业实力持续提升。据测算,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智能芯片、开源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重要突破,智能芯片、终端、机器人等标志性产品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三是新型基础设施布局逐步完善。通过以建带用、以用促建,截至6月底,中国已建成5G基站170万个,培育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800万台(套)。全国建成多个算力中心、数据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行业数据集建设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
在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人工智能进一步彰显“头雁效应”,引领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与教育革命交融汇聚。从工厂制造到军事、金融、医疗等,人工智能技术已渗透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大便利,也对现代社会治理理念、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国具有数据量庞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丰富、需求旺盛等特点,这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中国是人口大国。比如,在医疗领域的癌症治疗中,庞大的病例数量,给医疗资源造成巨大压力,但同时也为医疗诊断和靶向药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其次,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产业结构中制造业比重偏高,这也为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多机会。
中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支持人工智能发展。2016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在制造、教育、环境、交通、商业、健康医疗、网络安全、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推动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全面提升我国人工智能的集群式创新创业能力。”2017年,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构筑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中国制定并实施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人才培养结构持续优化,为中国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面对中国人工智能领域高校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中国在引进国外人才的同时,大力培养本土顶尖研究型人才,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水平。据塔斯社称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2021年,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论文发布数量的领先者,这也充分体现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良好势头。
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2021年,全国GDP为114.37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4%。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助力中国制造业实现更新换代。2021年,国家科技部启动实施的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为中国制造业由中低端向高端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作为引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相关企业也迅猛发展。《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评选的“世界50强智能公司(TR50)”中,华为、科大讯飞、腾讯等一批国内重点公司名列其中。
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日新月异,新理论和技术创新层出不穷。为了让人工智能实现更好发展,中国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设人工智能的创新体系,培养引领人工智能理论和产业应用发展的人才;二是推进技术创新攻关,调动行业资源和创新积极性,构建研发—产业—应用“快车道”;三是促进赋能应用落地,积极挖掘并开放一批应用场景,促进研发,推动智能技术产品落地应用与迭代;四是打造融通产业生态,建设一批5G基站、工业互联网平台、算力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支持建设并开放行业数据集,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五是多管齐下、精细治理,及时堵住滥用漏洞,有效规避安全风险,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造福社会。
(受访专家: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中心主任 孙富春 伍依然采访整理)
2022WAIC元宇宙展区 汤彦俊 摄中新网上海9月1日电 (记者 郑莹莹)步入第五年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1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启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开幕很“元”气。2022WAIC展区 汤彦俊 摄 当天的开幕式会场,分“实”“虚”
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带来什么?在第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现场,机器人打扫卫生、送咖啡、专业消毒等辅助人类的应用场景集中展出,而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互融共促的趋势,则引领人们看到了一个万物智联的AI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大会现场,一览未来“
经济观察网 胡群/文在6月25日召开的招商银行股东大会上,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表示,招商银行正在探索银行3.0模式,即大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金融科技的运营模式+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加大对金融科技投入。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有一天会超越人脑吗?近日,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学系主任刘嘉在“人文清华讲坛”上发表了演讲《脑与人工智能:站在进化的节点上》。他指出,虽然目前人工智能无法与人脑相比,但它发展迅猛,类人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发展目标
在电影《异形:契约》中,迈克尔·法斯宾德所扮演的仿生人大卫表面上对人类亲切友好,但实际上却通过一系列行为为人类带来灾祸。而在现实中,如霍金、马斯克、比尔.盖茨等名人都曾警告过人们要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害。对于“人工智能灭世论”的支持者而
未来一段时间本人将不定期的以系列文章形式,分享本人在学习人工智能过程中的一些收获。本文将介绍人工智能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典型应用场景、一级人工智能相关的一些重要术语。1. 智能代理(Intelligent Agent)AI程序被称为智能代理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高杲 徐莉莎 文/图“烂大街的技术才是好技术!”10月13日,2021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副教授、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徐葳这样解释他对“好技术”的理解。与会者也普遍认为,这样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拉美社报道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是深刻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战略机遇,中国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来建立发展优势,加快创新步伐。人工智能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社会日常生活中。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全球排名仅次于美国。 日本《朝日新闻》刊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客户端天津5月22日电 (记者 吴涛)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如何?又该如何创新?在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举办的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教育高峰论坛上,众多院士、专家“华山论剑”,各抒己见。 5月2
人工智能作为近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纵观近年来的技术发展,从无人驾驶到智能硬件、“围棋高手”到智能翻译……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与其广泛应用恰恰相反的是,人工智能的内涵却鲜为人知,晦涩的文字表述也赋予了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英文缩写为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的目的在于尝试使用计算机技术生产出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智能机器,包括但不仅限于人工智能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等系统。人工智能的智能表现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平稳步提升。近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召开。多位与会专家学者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积累、迭代,
每经记者:朱鹏 每经编辑:梁枭最近几天,人工智能第一股商汤股价持续走高。单是1月27日,公司股价涨幅就达到19.91%,截至2月1日前的5个交易日,累涨逾32%,市值逼近千亿港元。但目前市值相较其在2022年2月近2500亿港元的最高市值仍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编者按:近些年,很多人工智能产品已经投入应用,走进人们的生活。人工智能迅猛的发展速度很难不引人注意,甚至有人已经在担心它快速的学习能力会对人
中国日报网11月8日电 据英国《卫报》报道,曾撰写过一本有关人工智能的权威教科书的美国科学家表示,在将人工智能的进步比作原子弹技术的发展时,专家们被自己在该领域的成就“吓坏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兼容人工智能中心(CHAI)的创始人